新能源项目
境内项目
  • - 北京地铁15号线马泉营分布式光伏项目
  • - 北京昌平特警总队分布式光伏项目
  • - 北京朝阳京投大厦分布式光伏项目
  • - 北京怀柔科学城分布式光伏项目
  • - 北京亦庄阿尔特BIPV分布式光伏项目
  • - 北京房山区天湖会议中心分布式光伏项目
  • - 北京通州区汇天网络IDC产业园光伏项目
  • - 北京亦庄经开区丽源分布式光伏项目
  • - 北京大兴西红门智谷分布式光伏项目
  • - 北京延庆区辉煌国际度假区分布式光伏项目
  • - 北京大兴黄村镇中铁租赁房分布式光伏项目
  • - 北京平谷区金隅砂浆分布式光伏项目
  • - 北京经开区联东金桥分布式光伏项目
  • - 北京平谷大兴庄镇产业融合项目
  • - 北京大兴区联东长子营一期分布式光伏项目
  • - 北京经开区乐金分布式光伏项目
  • - 北京丰台站光伏电站
  • - 北京顺义燕京光伏电站
  • - 北京马坊陆港光伏电站
北京地铁15号线马泉营分布式光伏项目

北京地铁15号线马泉营车辆段分布式光伏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地铁15号线马泉营车辆段检修库,总屋顶使用面积约1.3万平方米,总装机容量1.2兆瓦。项目投产后,预计平均每年生产绿电约125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0.40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96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助力首都“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北京昌平特警总队分布式光伏项目

北京昌平特警总队分布式光伏项目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公安局特警总队屋顶,总装机容量0.7015兆瓦,项目采用光伏发电+智慧停车的能源管理平台模式。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均发电量约为76.2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约0.233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635吨, 将进一步促进首都能源转型与经济发展,助力首都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北京朝阳京投大厦分布式光伏项目

京能国际北京朝阳京投大厦分布式光伏项目位于京投大厦园区内一、二期屋面,该项目装机容量1.038兆瓦,采用光伏发电系统、智慧充电桩、能源管理平台三位一体,在生产绿电的同时,通过能源管理平台系统调节有效节约能源。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北京京投大厦提供绿电约113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0.34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87吨,将进一步推动首都能源保障和绿色发展。

北京怀柔科学城分布式光伏项目

北京怀柔科学城分布式光伏项目是京能国际开展的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类分布式光伏项目。项目位于北京市怀柔区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项目建筑物屋顶,使用面积约46950平方米,总装机容量10兆瓦,项目采用“光伏发电+智慧能源”的能源管理平台模式,兼顾建筑的基本功能及美学功能,体现了能源互联网与科技实体的完美结合。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均发电量约为1021.78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约3.67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187万吨, 将进一步促进首都能源转型与经济发展,助力首都“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北京亦庄阿尔特BIPV分布式光伏项目

北京亦庄经开区阿尔特分布式光伏项目位于北京亦庄经开区阿尔特科技园区内,一期装机容量0.4兆瓦,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该项目作为北京首批BIPV示范项目,秉承创新、绿色、共享的设计理念,利用楼宇屋顶空间,通过架设钢结构框架、敷设单晶硅N型双玻双面光伏组件,达到了光伏与建筑的完美结合。项目投运后,预计年均生产绿色电力约44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0.135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438万吨,同时还可节约大量淡水资源,促进区域能源低碳转型,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为首都“双碳”目标早日实现做出贡献。

北京房山区天湖会议中心分布式光伏项目

北京房山区天湖会议中心分布式光伏项目是京能国际开展的首个酒店运营类分布式光伏项目。项目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天湖会议中心,装机容量220.55千瓦,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项目充分利用数字通信技术,结合远程智慧运维平台,实现无人值守模式。项目投运后,年均生产绿色电力约26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0.074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2036万吨,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将进一步推动首都能源保障和绿色发展。

北京通州区汇天网络IDC产业园光伏项目

京能国际北京通州区汇天网络IDC产业园1.0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尹各庄村甲1号院汇天网络云端产业园内,装机容量1.0兆瓦,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项目投运后,预计年均生产绿色电力约107.21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323.23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87.699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北京亦庄经开区丽源分布式光伏项目

京能国际北京亦庄经开区丽源1.3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位于北京市经开区光机电基地一轻日化园区内,总装机容量1.3兆瓦,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项目投运后,预计每年可生产清洁绿色电力约152.9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489.1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81.5吨,兼具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助力首都能源保障和绿色发展。

北京大兴西红门智谷分布式光伏项目

京能国际北京大兴西红门智谷2.67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位于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鸿坤·智谷产业园区屋顶,总装机容量2.67兆瓦,该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投运后预计年均生产绿色电力约285.585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861.03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04.577吨,兼具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将进一步推动首都能源保障和绿色发展。

北京延庆区辉煌国际度假区分布式光伏项目

京能国际北京延庆区辉煌国际度假区0.75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古龙路66号辉煌国际度假区内,总装机容量0.75兆瓦,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项目投运后,预计年均生产绿色电力约85.22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57.8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04.77吨,该项目为京能国际首个位于旅游度假区的分布式光伏项目,项目的成功落地是京能国际推进首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又一重要成果,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提升景区整体形象、打造绿色度假区作出积极贡献。

北京大兴黄村镇中铁租赁房分布式光伏项目

京能国际北京大兴黄村镇中铁租赁房0.4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中铁租赁房小区1#-16#楼屋顶花架,装机容量0.4兆瓦,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项目投运后,预计年均生产绿色电力约4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26.9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33.97吨。

北京平谷区金隅砂浆分布式光伏项目

京能国际北京平谷区金隅砂浆3.5264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位于北京市平谷区马坊镇太平东路11号,是金隅集团所属金隅建筑垃圾处理和砂浆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的数字供应链示范项目,装机容量3.5264兆瓦,采用“全额自用”模式。项目投运后,预计年均生产绿色电力约4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279.5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352.28吨。该项目的成功落地是京能国际推进首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项目为实现集约化管理,提升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北京经开区联东金桥分布式光伏项目

京能国际北京经开区联东金桥分布式光伏项目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联东U谷金桥科技园区内,装机容量2.74兆瓦,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项目投运后,预计年均生产绿色电力约296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947.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29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推进北京产业园区能源低碳转型蓄力赋能。

北京平谷大兴庄镇产业融合项目

京能国际北京平谷大兴庄镇“科技农业+生态文旅+智慧能源”碳中和产业融合项目为北京地区首个落地的产业融合类项目。本项目光伏部分建设日光温室6栋,综合管理用房1栋,利用日光温室后墙、综合管理用房屋顶、园区围墙建设分布式光伏,通过采用新型冷弯钢与光伏一体化结构温室,选取四种具备一流技术路线的新型光伏组件,在达到环保、易维护的同时有效提升了转换率。项目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系统、全域空间种植技术、水肥一体化系统、现代高科技种植为一体,运用自主研发的综合智慧能源运维管理系统,实现项目全过程的“精智化”管理。该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投产后预计年均发电量约为106万千瓦时,节约标煤约339.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56.8吨,具有良好的品牌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公司新能源业务开拓新思路、产业融合探索新模式方面带来积极影响,助力北京市“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北京大兴区联东长子营一期分布式光伏项目

京能国际北京大兴区联东长子营3.22兆瓦(一期1.399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联东U谷长子营科技园区,于园区内22栋楼屋顶建设BIPV光伏系统,总装机容量3.22兆瓦,分两期实施。一期使用屋顶面积约1.2万平方米,屋顶可利用空间覆盖率100%,装机容量1.399兆瓦,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具有显著的环保和节能优势,同时能够有效减少建筑物整体造价及成本。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均生产绿色电力约172.5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690.0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725.13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首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贡献力量。

北京经开区乐金分布式光伏项目

京能国际北京经开区乐金0.8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位于北京市经开区光机电基地一轻日化园区内,装机容量0.8兆瓦,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项目投运后,年均生产绿色电力约94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300.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03吨,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将进一步推动首都能源保障和绿色发展。

北京丰台站光伏电站

       目前,大力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全球化的大趋势,我国也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应用,京能国际利用丰台火车站64000平方米站房屋面,投资约3293万元,总装机容量为6.54MW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本项目全生命周期25年总发电量约1.76亿千瓦时,预计减排二氧化碳16.5万吨,二氧化硫5160吨,氮氧化物2580吨。

       光伏发电项目的投用,增加了丰台站绿电使用率,同时相当于多了一路保障电源,使丰台站整个供电系统更为安全。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充分体现了“绿色交通、绿色北京”的理念,为首都绿色发展贡献了力量。

北京顺义燕京光伏电站

       北京顺义燕京光伏电站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燕京啤酒集团的7个分子公司,于2021年11月开工,2021年12月31日全容量并网。

       该项目利用燕京啤酒集团的办公楼、生产车间及库房的屋顶约7.9万平方米,总装机容量为7.606MW。本项目选用天合540Wp单晶硅光伏组件,华为120kW、60kW、36kW、30kW组串逆变器。采用400V低压并网的方式接入厂区内各配电室,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形式。

       该项目平均每年可向当地提供约930.1万kWh的绿色电能,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720吨,可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9273吨、二氧化硫279吨、氮氧化物139吨。

       该项目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的相关政策,能充分利用当地丰富太阳能资源及闲置屋顶,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太阳能利用、推进光伏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北京马坊陆港光伏电站

      北京马坊陆港3.4MW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以下简称“马坊电站”)位于北京市平谷区马坊镇陆港路 1 号院。一期项目预计并网容量1.1MW,于2021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现已并网301.32kW。

      该项目项安装组件558 块,3 台逆变器,1 台并网柜,以 0.4kV 电压等级并入厂区 0.4kV 系统。首年发电量为 33.314 万 kWh,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01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77吨,一定程度保护了生态环境,很好地践行了绿色发展的理念。